笔杆子提纲网提供各类精品文档写作提纲!
当前位置:笔杆子提纲网 > 提纲中心 > 高校完善“大思政课”体系的三重维度

高校完善“大思政课”体系的三重维度

11-16 | 移动端:高校完善“大思政课”体系的三重维度

  高校完善“大思政课”体系的三重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和政治责任。

  高校应聚力协同、夯实基础、强化保障,不断提升“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和铸魂育人成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力协同:“大思政课”体系完善的逻辑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应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高校应汇聚更加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资源,形成全域融通的“大思政课”合力、构建协同一体的“大思政课”机制。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既要承担思政课程这一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课程,又要强化全体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责任,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

  两者互为关联,同频共振,形成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