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教育,一直是我国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在劳动技能教育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同时,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依旧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本文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内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路径三个方面入手展开探究,以期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发展。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内涵劳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一是劳动创造了人。
“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瑞典生物学家林耐认为“人猿同祖”,但是在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产生迫使人们以一定的方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