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例文】古人讲:“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人只有不断自省不尽善之处,做到弱什么强什么、差什么补什么,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舜常自责为大不孝,日思己之尽孝不到处,故而成为大孝。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反思“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纵览历史,不论为官从政还是学习技艺,都需要常反思自己的缺点不足,并在日复一日补短补弱中不断自我完善。
(解放军报《常思自己“不够行”》)【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释义】意思是,能够从不同政见的人那里听取意见并得出正确结论的人就是聪慧,能够看透表面现象而悟到内在本质的人就是明理,能够克制自己不良欲望并不断超越自己的人就是强大。
比喻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自省并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赏析】中华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反求诸己”“内省克念”等修身思想。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和规劝,也反映出其自身的美德。
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养方法,每天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等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检视、反省。
《礼记中庸》说:“闻过而终礼”。
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就会开始掌握行为规则,最终到达礼的境界。
如何知过?既靠“反躬自省”,也靠“乐闻其过”。
中国共产党的人格力量基于厚重的中华文化土壤,始终坚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一代代中国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