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注意力政绩”弘扬严实作风,发力点在干部,落脚点在群众,核心是增进同群众的感情,重点是找准自身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可以说,群众满意了,干部作风转变才算有真成效。
群众竖大拇指,对干部是一种激励,反之,则是工作做得不到位。
现实中,有少数干部打着让群众满意的幌子,吸引领导注意。
有的盲目追求政绩工程,搞一些“花架子”,弄一些昙花一现的“盆景工程”,将原本服务群众的精力放在数据“亮眼”或文字雕琢上;有的热衷在领导身边“团团转”,却鲜少去群众身边或田间地头走一走、转一转,哪怕到了基层、同群众坐在了一条板凳上,也是蜻蜓点水,抓不到真问题。
凡此种种,检验着政绩导向,也折射出作风问题。
一方面是思想上错位,个别干部宗旨意识树得不牢,对群众缺少真感情,只图树立自身形象、只为自己升迁铺路,喜欢露脸抢风头,忘记了人民公仆的根本身份。
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疲软,懒于真正将工作抓实抓深,常常浮在表面,忽略发展实际、忽视客观规律,一味追求数据华丽的工作报表和用词浮夸的工作汇报。
这种只唯上的投机行为,既浪费人力物力,也伤害群众感情,既恶化政治生态,也带坏社会风气。
警惕“注意力政绩”,关键要从领导干部入手。
领导干部要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