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临财廉,取予义例文:“临财廉,取予义”。
这个“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大公大义。
心怀“为大公、守大义”的信仰,无论多么贵重的钱财,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都能克己慎独、清廉自爱。
(中国纪检监察报《临财不可不廉介》)典故:出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释义:意思是,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
赏析:古人讲,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不受日廉,不污日洁”。
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格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明代官员左英纶在《示儿》一文中叮嘱子女说:“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
其意为: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任谏官要敢于直言,做史官要秉笔直书,拒受贿赂赃款要坚决,当别人向自己进谗言时不要轻信。
东汉名臣杨震出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时,以前曾得到过杨震推荐的县令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认为“暮夜无知者”,而杨震正色以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事实亦如此,许多情况下有的人往往自以为聪明,总以为别人看不到,便在欲望驱使下破了廉洁自律之戒。
“贪如火,不遏则燎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