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质量推进生态产业化生态产业化是生态产品保值增值和价值实现的核心环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的关键抓手,是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重要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路径,推进生态农业、环境敏感型产业、生态旅游业等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产业化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这些难题限制了生态产业化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效能。
生态产业化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生态产业化深入发展仍在产权制度、产业发展、配套支撑、共享机制等方面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有待健全。
一是赋权部门不够清晰。
生态资源确权涉及的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草等部门赋权边界不清,同一资源在不同地方存在不同的赋权部门。
二是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初,确权因技术受限导致生态资源的四至边界模糊,部分生态资源资产因修建时间较早而缺失确权档案。
三是权证信息不够准确。
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数量、面积等信息与实际不符,确权登记颁证争议大。
同时,承包人认可度不高,部分承包地因人口流动导致权属信息确认表存在冒签、代签等现象。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