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意义、实现路径、股市映射一一谈谈“两会”热点之新质生产力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期间的热点概念。
其实从更早的时间维度来看,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于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做了系统阐述,为我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此后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关注度逐渐提升。
我们海通总量团队通过系列深度报告,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意义及实现路径,并梳理了新质生产力在股市中的映射。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978-20xx年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
20xx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枢逐渐下滑。
G党P增速中枢由20xx-08年的10.5%回落至20xx-201x年的7.8%,202x-202x年则进一步回落至4.8%,23年以地产为代表的“老经济”在G党P中占比下滑至25.9%。
经济增速的放缓反映出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或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高质量增长,需要从传统要素投入驱动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