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工业是我市发展的“底盘”,也是决胜未来的“王牌”。
我市一直以来肩负着国家寄予的厚望,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新时期必须坚持服务“国之大者”,继续扛起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使命,深入推进地方实践、打造地方样板。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创新牵引,实现硬核实力“新突破”。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支撑。
要聚焦“前沿引领技术一关键共性技术一重大场景应用”全链条,实施“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强补延“等关键领域,数字经济以及新兴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市重大应用场景攻关项目。
铸牢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加立足长远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在制度上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应用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整合布局关键创新资源,加快建立创新联合体。
着力打造高端创新平台矩阵,以世界一流标准打造甬江科创区,统筹推进实验室体系、创新中心体系等建设。
二、链群协同,促进结构优化“新跨域”。
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未来产业并举,着力打造以世界级产业集群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
按照创建一批、培育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注重分层次、分阶段推进,重点积极推动绿色石化、新型功能材料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世界级;引导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母机及关键基础件、时尚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争创国家级集群;前瞻布局新兴未来产业集群,突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引领,加快推动集成电路、软件与互联网、智能光伏及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集群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