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关键内容、实务方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其特定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审计水平,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决策管理层履行经济责任的监督、鉴证职能,保障国有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审计的诸多要素中,审计方法是实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的关键一环,审计方法必须与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相匹配,才能有效反映审计内容的本质,搜集到有效和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撑审计结论,达到审计目标。
本文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为例,展开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审计方法的匹配性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论体系。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审计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领导人员的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及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收益上缴情况:重要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及效益情况等内容的审计。
其中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是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的基本职责,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是反映领导干部制定的决策的有效性及效益性。
根据重要性原则,本文主要从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财务状况及收支两个方面来阐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和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方法。
一、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审计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审计主要是考核和评价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否科学、合法、民主的进行决策。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企业发展战略、兼并重组、资产处置、对外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