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进一步建立健全“未灾先防,闻灾先动,受灾必救”的应急救灾工作体系,狠抓灾情管理和新灾应对,严格落实灾害救助政策,不断夯实各项工作基础。
组织开展日常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一是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宣传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平时及时发布(转发)各种灾害预警信息。
“5.12”日国家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组织全市各地各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演练活动和隐患排查活动,不断提前各地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二是不断推动乡镇、村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工作。
组织各地信息员绑定小程序,参与网络培训活动。
三是指导开展村级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造活动,通过现场指导、开会推动、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推动村级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村,打牢基层防灾减灾基础。
不断夯实救灾和灾情管理工作基础。
一是进一步完善报灾救灾工作体系。
3月份,组织各地对乡、村二级灾害信息员进行更新,并录入数据库管理,要求乡镇根据实际进行动态更新。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
组织订购《灾害信息员基础知识》和《灾害信息员工作手册》40册,发放到乡镇应急办,2次组织乡镇应急办主任参加了×市局组织的网络培训和应急部救灾司组织的师资培训。
救灾股结合实际组织乡镇业务人员进行救灾和灾情管理知识交流。
三是修订《×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稿)。
抓好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风雹、高温干旱应对工作。
承担雨雪冰冻灾害办公室日常工作。
多次召开会议,印发文件。
先后2次启动4级应急响应,1次提级3级响应。
减灾办印发防范应对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