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学习心得体会202x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深层本质、时代价值和发展趋势,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启示。
从系统论角度认识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我们以系统观念加以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这就告诉我们,离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无法描述生产力。
与传统的主要依靠体能、技能的生产劳动不同,新质生产力主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为支撑,劳动过程已经从机械化、电气化发展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因此,新质生产力呈现的系统更显复杂,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新质生产力是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诸多元素的综合体。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而且涉及发展方式创新,更涉及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以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