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例文】史料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学鼓琴于师襄,向老农请教耕作。
正是这种“原创,必有我师焉”的求知态度,使孔子兼收并蓄,增长了学识,提升了修养。
正所谓“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一个人态度谦虚,乐于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反之,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就学不到东西。
(中国纪检监察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典故】出自《尚书仲虺之诰》,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释义】意思是,能够把圣贤之人当作老师的君主,就可以称王于天下。
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的君主,最后都会失去天下,喜欢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就不可能办成大事。
【赏析】古人讲,原创,必有我师。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精通,要想快速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有经验、有专长的内行人求教。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传家宝、基本功,自觉从广大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