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临清市突出“减负增效”为基层治理蓄力赋能聊城划临清市紧紧围绕推进镇街增权赋能减负,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聚焦体制机制难点、痛点出实招、见实效,切实为基层赋权增能、减负增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一、理职责、清边界,规范权责关系。
一是厘清职责任务。
编制《镇街职责任务清单》,对基层党建、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综合保障等7大类189项事项,逐一明确承办机构,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镇街职责任务履行“有单可依”。
同时,健全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事项准入制度,实现清单长效管理。
二是明晰县乡边界。
聚焦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编制98项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根据清单事项逐项打造“"说明书”“流程图”,明确县直部门主体责任,进一步为镇街“松绑减负”。
二、精赋权、强管理,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增强镇街“话语权”。
赋予镇街对市级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五项权力”,制定《临清市赋予街道“五项权力”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职能部门向镇街下放职权,确保基层有责办事、有权办事、有力办事。
二是提升经济社会治理“自主权”。
创新基层行政执法模式,依法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持续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镇街下沉,共下沉行政处罚事项8项、行政检查事项18项、公共服务事项93项,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路”“白跑路”等问题。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