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议:逐步普及生态教育让绿色发展成为全民共识生态建设,每个人都是行动者,保护生态,需要每个人在行动上有力、观念上更新。
据了解,在三江源地区,已有100余所中小学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态教育结合起来,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绿色生态理念的种子。
基层认为,加强生态教育,是让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然而,当前我国在生态教育方面还存在机制不健全、教育方式单一、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
对此,应不断扩大生态教育覆盖面,培厚生态文明土壤,让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美丽家园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汇聚起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是生态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
在202x年3月,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x一2025年)》,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202x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又如,江苏省对《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尽管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各级各部门开始陆续出台相关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