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提供各类精品文档写作提纲!
当前位置:笔杆子提纲网 > 提纲中心 > 让“机器脑”类人脑,关键何在?

让“机器脑”类人脑,关键何在?

11-16 | 移动端:让“机器脑”类人脑,关键何在?

  让“机器脑”类人脑,关键何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将人类文明带入了一场数字化科技革命。

  在短短几十年中,计算机的算力从每秒几百次运算到每秒百亿亿次运算,增长了1016倍,创造了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最高的人造增长速度。

  计算机算力的提升得益于底层半导体器件(硅基晶体管)的集成密度提升。

  按照摩尔定律,单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每18至24个月翻一番。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发展。

  然而摆在现实面前的是,随着摩尔定律不断逼近极限,单个硅基芯片能够承载的晶体管日渐饱和。

  硅原子的大小约0.12纳米,照此大小推算,当芯片工艺达到1纳米,就只有对几个硅原子进行操纵的空间了。

  事实上,在芯片工艺发展到10纳米水平后,能明显感受到换代速度放缓、成本攀升等问题。

  而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席卷全球,对计算机算力的需求激增到了每2到3个月就要翻一番的程度,远超摩尔定律下的增长速度。

  面对芯片换代速度放缓、算力供不应求等挑战,数字计算机的计算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推动信息处理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学界与社会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面对这一巨大困局,能够提供更高效、更具仿生性、更低能耗算力的类脑计算,成为破局的关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