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以苏杭为代表的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人文经济学,对于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弘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
企业家文化不仅包括创新文化,也包括社会责任文化。
比如,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弘扬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