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坚持“三链同构”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径近年来,县针对耕地面积广、单位经营规模小,农产品总量大、特色精品少,农业产值高、综合效益低的实际,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中强力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探索出丘区农业大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
一、坚持转型升级,构建优质优品的全产业链。
一是调整结构优供给。
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构建以X、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莱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县财政每年预算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连片集聚发展,每年投入1000万元助力10个重点镇乡产业率先突破,着力建设中国最大的X种植基地、X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优质大米基地、优质商品蔬菜基地。
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150万头,种植X近15万亩,建成优质大米基地20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0万吨。
X种植超过5万亩,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70%、80%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
二是标准生产优品质。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
组建X、X、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X种子资源库和育苗中心,实现良种全覆盖。
实行全链条信息化质量监管,搭建信息追溯平台,建立红黑名单,构建以“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核心“1+N”监管体系。
建成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