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大一统”与《皇舆西域图志》的编纂乾隆朝继续进行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国家统一战争,并取得了对西北用兵的胜利,从而继汉、唐、元诸王朝后再度实现了对西域新疆的统一。
清朝纳西域新疆入王朝版图后,中国的疆域也臻于极盛,乾隆帝表达了“关门以西,万有余里,悉入版图”的自豪感。
这一时期的国家修史也纷纷把书写西域新疆作为共同的时代主题,用来昭示国家的疆域“大一统”之盛。
《皇舆西域图志》一书即是在清朝统一西域新疆后,第一部由官方主导编纂的新疆史地书籍,系统记载了西域新疆的丰富多元面相,蕴含着较为鲜明的疆域“大一统”意识。
疆域信息研究早在清朝统一西域新疆的过程中,就认识到该地域极具辽阔性,需要掌握充足的疆域信息才能便于施政。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西域地区与中土往往是“通绝不常”,就连负责知识记录的史官也多是“未尝亲履其地,惟借传闻”,最终成书的文献多有缺略和讹错,史料的真实性也无从研判,“自西汉以来,两千余年之沿革…征信无由”。
这显然并不能满足清王朝对于疆域信息的渴求,因此,编纂一部准确记载西域新疆的史书可谓是势在必行。
清朝在最初编纂《皇舆西域图志》之时,也是想通过获取新知识来校正以往史书记载的错误,“补前朝舆记之遗,而正历代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