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提供各类精品文档写作提纲!
当前位置:笔杆子提纲网 > 提纲中心 > 把准高性能计算时代脉动

把准高性能计算时代脉动

11-16 | 移动端:把准高性能计算时代脉动

  把准高性能计算时代脉动高性能计算被视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皇冠”。

  近年来,各国频繁启动国家层面的研发计划。

  所谓的高性能计算,其与一般计算相比,本质特征在于“算力聚合”,它的计算能力比一般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要高出一个数量级。

  高性能计算通过聚合结构,使用多台计算机和存储设备,以极高速度进行计算,帮助人类探索科学、工程及社会领域中的一些世界级重大难题。

  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历史。

  1964年控制数据公司推出了C党C6600计算机。

  该型号计算机由西摩·克雷设计,综合采用了当时多项领先的技术,包括硅晶体管、多功能单元并行技术、专用I/O处理机等。

  C党C6600每一秒能执行三百万条指令,与当时其他型号的计算机相比,至少快3倍以上,其在算力的统治地位保持了5年之久。

  自此,高性能计算成为一个新术语,C党C6600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台高性能计算机,西摩·克雷也被公认为“高性能计算机之父”。

  自诞生以来,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向量机时代”,伴随着1975年Cray-I计算机的问世,向量机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向量部件、向量流水线、向量化、向量编译等向量化技术蓬勃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并行处理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使用分布式内存的大规模并行计算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大行其道。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