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提供各类精品文档写作提纲!
当前位置:笔杆子提纲网 > 提纲中心 > 君子之交淡若水

君子之交淡若水

11-16 | 移动端:君子之交淡若水

  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交淡若水”语出《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郭象注曰:“无利故淡,道合故亲。

  饰利故甘,利不可常,故有时而绝也”。

  意思是说,君子之交不受利益所累,像水一样恬淡自然,所以能够长久亲近;小人之交多受利益驱使,如甜酒一般芳香醉人,然而一旦利益散尽就会交情断绝。

  理解“君子之交淡若水”,关键在于一个“水”字。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

  “水”在道家哲学观中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而是“道”的象征。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庄子把君子之交比作水,是继承了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将“淡若水”的君子之交视为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淡若水”,并不是说君子之交像水一样寡淡无味,而是指像水一样纯净清澈,不尚虚华,不掺杂质,没有功利之心,不被世俗所累,也就是纯粹,即接近于“道”。

  君子本是儒家学派崇尚的理想人格的典范。

  儒家创始人孔子曾从多个角度对君子和小人作过比较,其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从功利主义的视角对君子和小人进行辨析,认为君子做事考虑的是原则义理,小人做事考虑的是利益得失,从而揭示了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区别。

  庄子虽然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