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新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必将更好引导广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坚持融会贯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是高校教学育人的重要资源。
用好这个资源,就要让文化融入课堂,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探索“研讨式、体验式、沉浸式”课堂模式;为文化打造载体,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普及,举办各类学习宣讲、征文演讲、分享交流活动,用文化涵养品格,用精神提振人心:让文化融通心灵,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自身定位,明晰人生方向,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还可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讲述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将自我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突出知行合一。
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从教育的主体和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