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导师帮带:携手走更稳更远的路基层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健全年轻干部帮带机制、提升年轻干部的基层治理能力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
近些年来,多地启动实施“导师帮带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力年轻干部更好地适应基层环境,更稳地成长成才。
“导师帮带制”是一项源头性工作,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部门、帮带导师、广大年轻干部“三向发力”,“三方”要准确理解“三对关系”,奋力锻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让基层导师帮带工作行稳致远。
各级部门要准确理解“培”与“育”的关系,竭尽心力创造更优条件,为导师帮带工作提能鼓劲。
年轻干部成长需要良好环境,各级部门要在导师帮带工作上下细功夫、实功夫,为党培育好干部。
要根据年轻干部的岗位特点、个性特征选派德才兼备、富有责任的干部作为帮带老师,优先选派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有着群众良好口碑的“基层能人”,侧重乡村振兴带头人、优秀公务员、担当作为好干部等等。
要压实压细导师“担子”,完善导师帮带“后半篇文章”,结合实地调研走访、查看工作落实情况等方式进行成果检验。
要坚持“结果导向”,对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师徒”、结对成果显著的干部给予一定的激励表彰,让“有为者有位”,激励更多优秀干部投身基层年轻干部队伍的培养上来,促进年轻干部敢闯敢拼,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