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提供各类精品文档写作提纲!
当前位置:笔杆子提纲网 > 提纲中心 > 中秋节主题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中秋节主题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11-16 | 移动端:中秋节主题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中秋节主题教育国旗下讲话稿鼓山中心小学陈丽清老师们,同学们: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就要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中秋节。

  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