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⑤)在信息网络时代,随着时空的藩篱被打破,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更加便捷,可供选择的学习形式更加多样。
同时,由于过快的知识更新速度、过于庞杂的信息内容、过度解读的舆情事件和客观存在的多重诱惑,互联网也给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品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信心被销蚀、学习兴趣被瓦解,学习思维被弱化、学习立场被模糊。
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培育时代新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对良好学习氛围营造和个体学习自觉养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训作为高校开展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主要指运用制度规范或是对教育者进行身体约束、奖惩等显性和隐性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大学生直面“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等问题。
一、规训之于高校学风建设的价值辨析“规训是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代表作《规训与惩罚》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福柯看来,规训既是权力干预、训川练和监视肉体的技术,又是指导知识的手段,而规范化是这种技术的核心特征。
学术界对规训的教育价值意见并不一致。
其中,坚持规训为恶的学者往往是从规训手段不当和为了达到某种恶的目的论证其反生命、反人性和反理性的价值取向,认为规训背离了教育的本真。
如学者金生鈜认为“规训不是教育的一种必然,而是教育中的负面现象,是一种恶,它使个人失去自由和自主的精神气质,失去追求德性的理想”。
学者王小红表示,规训教育使“人成为被抽离了灵魂的机器”。
另一种观点认可了规训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要以被规训对象心智是否成熟以及教育培养社会人为先决条件。
学者李婷认为“教育离不开纪律与规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一定的约束,使之不至于放纵无度,但同时也要把握好规训身体与解放身体之间的尺度,使之不被过分压抑而导致厌学或对学校产生恐惧”。
学者戴军认为,“教育中的身体规训是发挥人的社会功能的隐蔽力量,是一种促进、提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